用滿滿的誠意來打動老爸
今天是八月八號父親節,你還在想準備送什麼禮物,好感謝爸爸一年的辛勞嗎?其實禮物貴在心意,而不在金額的多寡;在歡慶八八節的同時,一同來了解「父親節」這個節日的意義和由來吧!

「鐵漢柔情」父親節的由來

父親節的由來:

父親節是近代的產物,不像母親節在古代已發展出來,所以就各節日的歷史發展來看,父親節還算是「新上市」的節日。世界上最先發展出父親節的國家是美國,而且父親節的誕生與母親節還有所關連。

 

在一九○九年時,住在美國華盛頓州波肯市一位婦女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在母親節這天參加教會母親節禮拜後,心中浮現一個念頭:「為什麼世界上沒有類似母親節這樣的節日,以感念父親的偉大呢?」

 

其實多德夫人會有想成立父親節的想法,與她有個堅強無私的父親有關。多德夫人年幼遭受母喪,母親在生產第六個孩子時不幸難產喪生。其父親威廉•傑克森•史馬特先生是個參與過南北戰爭,戰績標榜的軍人。愛妻喪生後,他沒有再續弦,在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間農場,父兼母職地栽培六名子女長大成人。

 

早年喪母的多德夫人是家中的長女,他看著爸爸平日在外辛勞的奔波工作,回到家還要料理家務與照顧他們這群子女,年幼的她還不知父親的甘苦。當多德夫人長大成人後,父親養育他們的艱難,她都看在眼裡,心中能體會父親的辛苦。史馬特先生也沒有讓死去的妻子失望,經過十幾年苦心栽培,拉拔六名子女長大成人。但就在他終於可以放下重擔,準備安享晚年之時,卻因為長期的工作與照顧小孩,身兼兩職,身體過度勞累而病倒辭世。多德夫人認為他父親對他們姐弟的付出,不亞於偉大的母親,所以她希望有一個特別的日子作為父親節,讓子女們能感念父親為自已的付出,同時以此向她的慈父威廉•史馬特先生表示敬意。

 

在教會牧師拉斯馬斯的支持下,多德夫人鼓起勇氣寫了封情詞懇切的信給波肯市市長與華盛頓州政府,希望他們能成立父親節以紀念父親與家人的付出,並建議將節日的日期訂在她父親史馬特先生的生日六月五日這一天。多德夫人提議成立父親節的要求,立意良好,州政府採納了她的建議。但如果以六月五日定為父親節,將太過倉促而沒有時間準備,於是州政府將日期改訂在六月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

 

為了慶祝父親節,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大家採納了多德夫人的建議,在父親節這一天配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表示敬愛;配戴白玫瑰者,則是對已故父親的悼念。

八八節

美國第一個成立父親節的國家,許多國家成立父親節也延引六月第三個星期日作為父親節的日期,如與台灣隔海相望的中國大陸,也是將六月第三個星期日視為父親節。台灣也有父親節,但日期並不是在六月第三個星期日,而是在八月八日。

 

據說八八節的由來與對日抗戰的歷史有關,民國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日本在前兩天已經嚐到第一顆原子彈的痛苦滋味,但他們還沒宣佈要投降。在這之前,國軍與日軍在中國戰場打的如火如荼,難分勝負,只是國軍一直往大後方退,日軍一直進攻向前。自已的國家領土成為抵抗入侵者的戰場,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損失,國人對日軍痛恨至極。上海有些人士為了激勵國軍與全國同胞,希望大家更能奮發團結,早日打退日軍。於是在這一天發起成立父親節的號召,藉以讚揚在戰場上與國捐驅的父親們。

 

〉〉〉父親節88元限時優惠!七夕、中元節,更多節日故事

 

正確使用筷箸,優雅享受飯席樂趣

《圖解日本風俗》:筷箸禮儀

日本人在慶祝新生兒百日時,會舉行初食活動,稱之為「新箸」或「初筷」。而當有人過世後,身旁人也會拿沾溼的脫脂棉為其嘴唇潤上「末期水」。由此可見筷子跟日本人的生活如何緊密相關。究竟日本人是從何時開始使用筷子呢?這有各種說法,一說是在佛教傳入日本時,隨著料理作法一起傳過來的;也有人說這是由天皇即位時的豐收儀式「大嘗祭」所使用某種形似鑷子的折箸而來。

 

既然筷子如此普遍,那麼用餐時當然要注意它的使用方法,以免失禮而導致同桌的人不快。用筷時最好避免幾項禁忌,例如拿著筷子在菜裡東挑西撿、只夾自己想吃的菜,這種行為被人稱為「巡箸」。而拿著筷子從這盤晃到那盤、不曉得到底想夾哪樣菜則被稱為「迷箸」。如果一手拿著筷子,又用同一隻手去拿起其他餐具,則被稱為「執箸」。若直接把筷子插進食物拿起來吃,則是「插箸」。另外,像是用筷子敲打餐具、用筷子把餐盤拖到自己身邊、用筷子指人、把筷子咬在嘴裡、拿筷子搔頭的行為都失禮又難看,能免則免。如果把筷子直接插在飯裡、或兩人互相用筷子傳遞食物,也會令人聯想到喪事。為了印證用餐教養、愉悅地享受餐桌時光,不妨檢視一下自己的用筷方式是否合乎禮儀吧!

〈用餐時筷箸的使用禁忌〉(圖/《圖解日本風俗》

迷箸-像在餐桌上迷了路一樣,不曉得要夾哪樣菜。

執箸-拿筷子的同時,還用同一隻手去拿其他餐具。

撈箸-用筷子在湯裡挑來撈去。

淚箸-湯汁像淚滴似地從筷尖滴答滴答掉落。

品箸-把筷子放進嘴裡舔。

扒箸-把碗貼近嘴邊,用筷子把食物扒進嘴裡。

敲箸-叫喚服務生時,用筷子敲擊餐具餐桌。

橋箸-用餐途中,把筷子像架橋一樣地橫架在餐具上。

銜箸-把筷子銜在嘴裡,以便空出手來拿別的東西。

立箸-像插香一樣地把筷子插進飯裡,又名「佛箸」。

 

 

〉〉〉《圖解日本風俗》:不可忽視的餐桌禮儀

 

墨武作品集:歃血【卷四.香巴拉】

《歃血四.香巴拉》

北宋年間,江山風雨飄搖,西夏崛起。

看名將狄青橫空出世,造就一段歷史上的鐵血傳奇……

《歃血》卷四「香巴拉」內容概要

一心尋找香巴拉的狄青,無意中聽到趙明談起香巴拉,如同世外桃源的香巴拉,為何在趙明口中,卻如同地獄般恐怖慘厲?元昊圖謀攻略涇原路,狄青奉范仲淹命,前往報告守備涇原路的韓琦,卻遭高高在上的文官們輕視。

 

一心只想報國衛民的狄青,屢遭困厄,北宋重文輕武的政策,會對一觸即發的宋夏戰爭帶來何種結果?戰無不勝、威震西北的狄青,終於得知了香巴拉確切的地點,香巴拉、飛雪、飛鷹、元昊之間,到底有何神祕的關聯?

《歃血》卷四「香巴拉」精彩片段

狄青怒極,韓琦何嘗不是如此?

 

韓琦聲名遠揚,無論是汴京或塞下的官員百姓,都要尊稱他一聲韓公。可眼前這個區區行伍出身的狄青,竟敢對他橫加指責,數次違令?

 

韓琦已要下達必殺令,他認為自己不能讓!

 

可他話音未落,武英已上前,單膝跪地道:「韓公,狄青是有些衝動,但趙明一事,說不定真有別情。還請韓大人……問個明白。」

 

王珪亦上前施禮道:「請韓大人問個明白。」

 

朱觀、桑懌見狀,想起當年狄青提攜之恩、眾人並肩護駕之情,均是熱血沸騰,上前異口同聲道:「請韓大人問個明白。若趙明真的為亂,我等願出手將他拿下……」言下之意卻是,若趙明沒有錯處,還請韓琦放過趙明。

 

帳中軍將,竟有半數上前為狄青求情,韓琦見狀,臉色微變。他倒不是怕軍將造反,在他狂傲的心中,根本不覺得這些人敢造反。他只是從武英、王珪等人身上想起,狄青和趙禎有瓜葛的。

 

傳言中,說天子對狄青很是信任,當年宮變,狄青為趙禎奪回皇權立下了大功。而根據朝中消息,狄青這些日子連戰告捷,天子亦總是詢問狄青的戰果……

狄青官職雖不高,但在天子心中的地位並不低!

〉〉〉更多精采片段

 

【好康優惠】世界節日的故事限時優惠88元

歡慶父親節,祝大家父親節快樂!世界節日的故事原價199元,父親節期間優惠88元,活動至8月23日止

2012倫敦奧運開跑!英美聯合國熱情開展,慶祝奧運75折起,套書最低5折起,書展滿額即贈新世紀福爾摩斯第二季DVD

歡慶2012父親節,多重優惠活動,讓忙碌的老爸好好閱讀悠閒日常,除了六大優惠外,還會隨機贈送九月好書喔!

《眸傾天下》好康活動開跑囉!只要告訴我們,你想要誰來詮釋未央和邪魅九爺,就有機會獲得慕容湮兒的最新作品《眸傾天下》&絕美未央精美拉頁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