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適芳/主編
作人、策展人。1993年創立草根音樂廠牌「大大樹音樂圖像」,2001年創辦以「遷徙流離」為題的「流浪之歌音樂節」,開創文化議題與聲響實驗的平台。策劃了三屆東南亞獨立電影論壇「一部電影,一個旅程」、五屆「當代敘事影展」。目前也任教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作者群
本書撰稿作者群包含影像研究者暨策展人謝以萱、影像評論人武氏緣(Annie Vu/越南)、影評人孔.李狄(Kong Rithdee/泰國)、影像評論者黃令華(台灣)、獨立影像工作者黃淑珺(Ng Shu Jun/馬來西亞)、電影節策展人郭敏容、影評人查亞寧.田比雅功(Chayanin Tiangpitayagorn/泰國)、紀錄片導演阿嘉妮.阿盧帕克(Adjani Arumpac/菲律賓)、電影研究學者布迪.伊萬托(Budi Irawanto/印尼)、影像評論學者郭力昕、藝術行政人黃書慧(Wong Suhui/馬來西亞)、紀錄片工作者鐵悟蒙(Thet Oo Maung/緬甸),當代敘事影展以及「一部電影,一個旅程」影展製作團隊(易淳敏、葉蓬玲、馬紅綾)等。
另收錄東南亞精彩演講及座談之講者包含瓦堂電影節總監暨電影導演杜篤嫻(Thu Thu Shein/緬甸)、波法娜影音檔案中心執行總監嘉索畢(Chea Sopheap/柬埔寨)、獨立電影導演阿諾查.蘇維查康彭(Anocha Suwichakornpong/泰國),獨立電影導演潘燈貽(Phan Dang Di/越南)、獨立電影導演阿尼塞.奇歐拉(Anysay Keola/寮國)、電影導演趙德胤(台灣/緬甸)、獨立電影導演阿米爾.穆罕默德(Amir Muhammad)、獨立電影導演廖克發(Lau Kek Huat/馬來西亞)等。
企劃簡介
大大樹音樂圖像/企劃
大大樹音樂圖像長期致力於台灣本土、亞洲音樂製作、音樂節、影展策展及相關藝文活動的策劃執行。大大樹製作音樂與策展的重點,在於深厚的土地連結、思想支持與議題性,並積極推動不同文化領域的跨界合作,串連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藝術家,以高水準的製作品質,將台灣音樂推上世界的舞台,成為國際間認識台灣的重要窗口。
譯者簡介
本書譯者群包含易淳敏、劉業馨、國立師範大學翻譯所、黃書慧、鍾適芳以及David Chen。
易淳敏
畢業於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程,曾擔任 2020 當代敘事影展開幕主持及協力,及 2017 年至 2019 年「一部電影、一個旅程」東南亞獨立論壇影展協力執行。曾任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特約記者 / 編譯。目前為藝術行政。
劉業馨
木柵人,台大語言所畢業。兼職翻譯的世界音樂愛好者,流浪之歌音樂節的老志工。現居美東,嗜好是帶台灣米克斯爬遍美國的山頭。
國立師範大學翻譯所
台灣第一所公立翻譯研究所,於 1996 年 8 月正式開辦。除了培養各領域專業口筆譯人才,也加強文化、科技、產業政策、傳播經濟、文學、語言學等層面專業知識,透過翻譯學的跨域發展,提升學術研究品質、拓展翻譯研究視野。
黃書慧
馬來西亞人,畢業於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曾於 2017–2020 任當代敘事影展統籌、2018影展專題「馬來半島上的魔幻寫實」共同策劃。大學畢業後旅居柬埔寨擔任台灣 NGO駐柬志工一年,與偏鄉鄉公所、學校、廟宇合作,協助鄉區教育中心設立與在地師資培訓。目前為藝術行政。
鍾適芳
製作人、策展人。1993 年創立草根音樂廠牌「大大樹音樂圖像」,2001 年創辦以「遷徙流離」為題的「流浪之歌音樂節」,開創文化議題與聲響實驗的平台。策劃了三屆東南亞獨立電影論壇「一部電影,一個旅程」、五屆「當代敘事影展」。目前也任教於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David Chen
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隨後回台灣定居。曾任Taipei Times藝文組記者,目前從事英文翻譯及媒體編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