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神攪海」的傳說講起
中毒症
毒物從何而來?印度婆羅門教流傳著一個「諸神攪海」的傳說。而現實中,配製毒、變質毒、天然毒,各種各樣的毒物還真是五花八門,防不勝防。
傳說當年梵天將須彌山作為大杵,指揮諸神和阿修羅攪動乳香海,以取得不死的甘露。乳香海被攪動以後湧出了如意樹、瑪瑙、珍寶、白姆天女、天馬、月亮、太陽、神象和酒神。白姆天女、瑪瑙、珍寶被天神們所擁有,天馬和神象成了帝釋的坐騎,大自在天將月亮取來作為額頭的裝飾。於是諸神一起聚集在如意樹下飲酒,而被攪動的乳香海繼續沸騰,漸漸地冒出了毒神都哈拉。毒神周身冒火,散發出的毒氣足以毀滅三界。遍入天神被毒氣薰倒,昏迷不醒。大自在天試圖吞食毒神,結果只咬了一口,脖頸就變成了翠藍色。這時法力廣大的梵天對著都哈拉大喝一聲,毒神立即解體並溶進了各種毒物之中。最後,被攪動的乳香海中冒出了甘露寶瓶。遍入天神企圖將寶瓶盜走,但被梵天拋出的金剛輪砍掉了頭頸,甘露和鮮血從天空灑落到地上,生出了訶子和大蒜,成為天然的解毒藥物。在現實中,不僅有毒神化身的各種天然毒,而且還有各種配製的毒物和變質的毒物,同樣也存在著各種解毒的藥物和方法。
配製毒
關於配製毒,主要介紹毒的種類、中毒途徑、中毒診斷、中毒治療、斷除後遺症等內容。
● 配製毒的種類
包括珍寶配伍、石類配伍、肉類配伍、汁液配伍、同性配伍、草藥配伍等六種。珍寶藥配伍,一般是用金、紅銅、青銅、鐵、水銀、鉛等,特別是水銀與鉛配伍較多。石類藥配伍一般用赭石、花蕊石、寒水石、銀朱、硫磺、自然銅等配伍。肉類配伍一般採用血、肉、膽、毛、骨等,其中肉類用山羊肉、禽肉、狗肉、黃鼠狼肉、斑蝥、魚肉、蜘蛛、蛙肉、蠍子、蜥蜴等,特別是山羊肉、狗肉與斑蝥配伍較多。汁液配伍是使用一切有毒動物和植物的汁液配伍而成。同性配伍一般是使用黑烏頭、草烏、瑞香狼毒三種。草藥配伍一般用莨菪、小葉蓮、木盍藤子、蒺藜、大戟、狼毒等,其中以茛菪配伍居多。總之,各種配製毒可分為熱性配伍與涼性配伍兩種。珍寶配伍與石類配伍屬於涼性配伍,肉類配伍與汁液、草藥配伍屬於熱性配伍,混合配伍則涼熱兼備。
● 中毒的途徑
毒物進入人體,首先來到胃,危害胃液清糜,引起嘔吐,妨礙消化功能;然後進入肝,與血液混合,這時肝臟胸部將感到刺痛,脈象亂;然後跟隨血液運行至肌肉,表現為膚色發青,身體消瘦,全身疼痛;接著又由肌肉危害脂肪,出現體乏無力、失眠等現象;進而又危及骨骼,牙齒和指甲疼痛,關節痠痛;再由骨骼危及腦髓和骨髓,表現為頭昏,怕光,四肢抽搐,脊椎疼痛;進而又危及精卵,男子遺精,性欲衰退,女子則月經不調;此後,毒素隨著精血進入心,將引發健忘、恍惚甚至癲狂。總之,毒物依賴精血運行,傷害身體的七大物質和諸種排泄物,診斷和治療都有一定困難。
● 中毒的診斷:觀察症狀與藥劑試探
中毒的症狀可以從內象和外象兩方面來觀察。所謂外象就是從外表來進行診斷,而內象則是從脈象、大小便等方面進行診斷。中毒的一般症狀是食欲差,易怒,身體虛弱,膚色發青,舌唇乾裂,汗毛豎立,指甲麻木,頭暈且痛,神志不清,行走搖晃,肝胃轉位,胸背疼痛,腓腸肌與足部皆疼痛,喜歡曬太陽、烤火而不能久曬,喜歡陰涼處又不能久留,發汗、發熱,變化多端,視力模糊,口淡乏味,呵欠,噴嚏,有時吐瀉,小便閉塞,男性則陽物不舉,心情煩躁,身體上下四肢遊痛;女性則月經不行,舌面苔厚黏膩,眼球、牙齒和耳朵以及頭部皆刺痛,頸項僵硬,喉塞音啞。這些症狀雖然不一定全都具備,但是也會出現其中幾種。此外,當沒有病象而辨認不清時,還可以使用特定的藥劑進行探查。
● 中毒的治療
關於中毒的治療,可以分為藥物醫治和以毒攻毒兩種。其中藥物醫治又可以分為熱性藥物配伍與涼性藥物配伍兩種。
熱性藥物配伍 要結合患者的體質而定。體質好、毒症新染時要採用聚集、清瀉、清除同時施治;而體質弱而久病時,則只能採用聚集、清除單獨施治。飲食方面,應禁忌上午進食,而在下午認真進食,禁忌進食豬肉、魚肉、青菜、酸腐食物等,適宜進食新鮮的黃牛肉、岩羊肉、黃羊肉、蒲公英、大米和炒麥粥、茶、涼水等。起居方面,禁忌烤火、曬太陽、過度勞累、行房事、多語、受潮受寒、白天睡眠等。熱性中毒症可內服金色訶子湯;涼性中毒症內服三辛與蓽茇散劑,每天上午服用一藥匙,連續七天,能夠調和身體。當感到體溫正常、身體輕爽、胃口恢復,能夠勞動時,表明疾病已經成型,不必彙集新的精氣。如果是陳舊的潰散,則須服藥收斂。首先用綿羊血與牛乳煎煮後再加馬先蒿收斂疾病,胃部用骨熨,小腹用沙熨,同時按摩手心和足心。
如此收斂之後,才能繼續用藥物清除,以使清除乾淨徹底。收斂後清除疾病的方法有三種,即使用草藥劑、汁液藥劑、珍寶藥劑。患者的體質好,熱量大,胃功能尚佳時,最好使用草藥劑來清除疾病。可以藏貫眾、藏黃連、水柏枝、翼首草等為君藥,以接骨木、黃連、藏茵陳、龍膽、角茴香、烏奴龍膽、黃精等為臣藥煎湯,一日三次按療程令服。如果熱力得以控制,身體感覺輕爽,胃口平順,心脈清晰,則表明病勢已被抑制。精氣衰敗,體溫低,食欲不振的老年患者,適宜採用散劑施治。藥用君臣二十七味方,即犀牛角、珍珠、鐵粉、硼砂、銀朱、制水銀、牛黃、草果、竹黃、丁香、紅花、肉豆蔻、小豆蔻、藏貫眾、水柏枝、茶子、小?的中層皮、檀香、訶子、娑羅木、川烏、人膽、熊膽、豬膽、三胎糞(人、馬、狗初生未哺乳前所排出的糞便)等,配製成珍寶汁液草肉方劑,可清除毒症。熱象難除時,可用珍寶藥劑清除毒症。藥用金、玉、珍珠、珊瑚、兩種檀香、石花、竹黃、紅花、毛瓣綠絨蒿、白糖配伍令服。或者根據隆、赤巴、培根、血、黃水等墜入臟腑部位的情況用珍珠、珍珠母、珊瑚、白犀角、麝香、人膽、熊膽、白檀香、石灰華、紅花、白糖等藥增減配伍施治。
在疾病清除以後,還需要下瀉餘毒,採用下瀉與按摩結合施治。當堅久隆散失刺痛時,應加以火灸按摩。腸胃寄生蟲發病引起陣痛時,可藥用三果、唐古特青藍、大黃、岩精、小?煎湯內服,用訶子、余甘子、蓖麻、臘腸果、酸藤果配伍,製成丸劑服用。對於珍寶類藥中毒、石類藥物中毒、汁液藥物中毒以及肉食中毒等,可增減藥味清瀉施治。
涼性藥物配伍 藥用鼠類、蓽茇、幹薑、硼砂、水柏枝、金箔、紫草茸、紅糖製成散劑,開水沖服。或者藥用大戟、白芸香、蓽茇、訶子、幹姜配伍下瀉餘疾。飲食方面,應該進食新鮮的綿羊肉、牛肉、酒粥等熱性飲食。
以毒攻毒施治法所使用的藥物分為內散、朋友、武器三類,三種藥物配伍能清除各種毒症。此法先將毒症誘發出來,再進行收斂,然後以毒攻毒施治,猶如護法神降伏惡魔一樣。其關鍵在於掌握配伍方法,認定主藥,然後製成豆粒大小的丸劑,此方應與藥物交替服用。
● 斷除後遺症
實施治療以後,如果飲食起居適當而疾病復發時,要用藥械反復施治。對於不適合疾病的藥物需馬上停服,換用適合的藥物,並添加藥引施治。如果毒症著身日久,需反覆進行才能根治。病情嚴重者在實施清瀉以後,需要在溫泉中浸浴;病勢中等者需進行藥浴;輕者需發汗施治。飲食起居不當而不會誘發疾病時,是疾病根除的徵象,用訶子、烏頭、熊膽、岩精等配伍服用半月,疾病將不再復發。此後,藥用六味主藥、三紅、三果、堿土藥油加草果、竹黃、丁香、紅花、肉豆蔻、小豆蔻、三甜配伍令服,可以滋補身體,抑制疾病復發。或者藥用高山龍膽藥油,與胎血、豬油、蜂蜜配伍內服。禁忌食用魚肉、豬肉、獸肉等酸腐的食物,一年之內禁忌賽馬、行房事,這樣小心保養,才能保住性命。
變質毒
● 不當的飲食搭配引發變質毒
在飲食過程中,由於食物搭配不合理或者飲食的時機不合,很容易引發變質毒。食物搭配是否合理要看食物的性質,不適合的情況包括:新酒與未發酵的乳酪;白芥菜油炒黃蘑菇;家禽肉或乳酪與生牛乳;蘿蔔、大蒜與白芥菜葉;魚與蛋及新榨籽油或蘿蔔等。同時進食這些食物,或者前面的食物還未消化,又接著進食後面的食物,因其性質不相適合,就會引起中毒。時機不合是指某些食物雖然沒有搭配禁忌,但是由於胃腑不習慣或者不合時宜,進食後不容易消化,使得精華與濁物相混合,潰散於脈竅,危害健康。
● 中毒的診斷
可以通過症狀來進行診斷。變質毒總的症狀包括脈象細沉而緊,尿色紅、紫而無沉澱物,膚色發青,身體消瘦,視力模糊,頭痛,有時身體肉噤,胸背和肋部刺痛,腹脹,呃逆,不消化,進食後疼痛,關節疼痛,足背腫脹,下瀉或嘔吐。總之,胃寒、肝熱是其基本的症狀。此外,有隆型合併症時,表現為腫脹,呃逆,頭痛;有赤巴型合併症時,更有熱瀉、血道疼痛;有培根型合併症時,更感身體沉重,頭痛,不消化;有黃水型合併症時,更覺浮腫,腫脹,關節疼痛。如果各種症狀一起出現,一定要從本質上小心進行診斷。
● 收斂、誅滅、下瀉,三法施治
治療變質毒,可以分為收斂、誅滅、下瀉三個步驟來進行。收斂劑可用牛乳與鹽配伍,或者用白芸香、豬血、沙棘與白糖配伍,早晨與黃昏交替服用。當患者感到身體無力、沉重,鼻涕、口涎增多,食欲減退時,表明毒症已經被收斂,此時適宜採取下瀉施治。對於病勢嚴重者,收斂後應以藥物誅滅施治,藥用牛黃、毛瓣綠絨蒿、丁香、紅花、竹黃、止瀉木、硼砂、藏黃連、白芸香、黃蜀葵、訶子、熊膽、岩精、黃烏頭、石菖蒲、白糖配伍,一般在早晨用熱開水沖服,發熱時以涼開水沖服。誅滅後再採取下瀉施治。疾病轉至經脈時,應以腹瀉與脈瀉結合醫治。病患嚴重時,應以飲食配合藥物進行治療,病勢減輕後則可以放寬飲食的限制。
天然毒
天然毒可以分為動物毒與植物毒兩種。植物毒包括烏頭、公英葉、鳳毛菊、瑞香狼毒、商陸、莨菪、蕁麻、馬毛毒等;動物毒主要有瘋狗毒、蛇毒、蠍子毒、蜂毒、蟲毒等。
● 植物毒及對治
植物毒中最有名的要算烏頭;除此以外,山莨菪與喜馬拉雅東莨菪,即使是被健康的人誤食,也將導致體力耗損,、五官功能紊亂失調、神志錯亂、胡言亂語等中毒的症狀。治療時可以將木藤蓼、藏貫眾、哇夏嘎等研細與融酥調服,能消除毒症。身體接觸蕁麻或馬毛後,會發生腫脹,藥用山羊肉、山羊血、小便配伍,能消除蕁麻毒;將糧食油、酥油、脂肪、豬脂肪配伍,可以消除馬毛毒。
● 動物毒及對治
在各種動物毒當中,我們主要來介紹瘋狗毒。瘋狗毒有新舊之分,中毒初期傷口流紫血,生肉刺,瘡面呈現紫黑色,有凸凹不平的黑斑,腫脹;日久陳舊後會出現頭痛,惡寒戰慄,神志恍惚,甚至瘋狂,心口疼痛,昏迷不醒,見鏡子與水容易受驚,動作似狗等症狀,這些症狀都表明毒汁已經擴散。
治療時應依據受傷的時間採取不同的方法。一旦被瘋狗咬傷後,應立即用吸血器將傷口的汙血抽吸乾淨,並在傷口以上四指處用布包紮,一天以後再用熱鐵燒熨傷口,然後用融酥煎石囪砂、小蘗皮、煙絮、茜草外敷。也可採取先用白芥子、小蘗、船形烏頭、麝香、酥油配伍外敷,再用馬糞與乳酪配伍吮吸傷口施治。以上做法的目的是為了控制毒素的蔓延,病毒是否得到控制可以通過尿診來檢驗。如果病毒已被控制,則可以立即使用藥劑對治;相反則患者將出現身體麻木疼痛、見狗生畏發怒、脊肉疼痛等毒性發作的症狀,此時可藥用犬齒、鞋底、煙絮、童便配伍,內服化毒。或者用頭髮、白芥子、陳紅糖配伍,燒煙薰療消腫,前六個月十天薰一次,以後一個月薰一次。滿年或出現中毒症狀時,火灸脊椎第六節與第七節,藥用離婁、藏黃連、曼陀羅花配伍清瀉。當病勢被抑制以後,藥用草木犀、胡椒、小豆蔻、廣木香、甘草、蜂蜜、融酥配伍製成膏劑,以斷除後遺症。如果瘡疤腫脹,可以用油陳骨、油渣、貝殼製劑洗浴罨敷,局部疼痛處可用火灸施治。起居方面,應注意避免照鏡子、聞狗吠聲、涉水、發怒。依照上述方法,則瘋狗毒一定能夠消除痊癒。
更多詳細內容請見《四部醫典-實用篇》